close

年,過完了。打麻將還是照樣輸錢。新的一年還是要寫一些新的文章,就當是抒發情感囉。
還是老話一句,唸了這麼久,還是沒有畢業,這是我人生到目前為止最為失敗的一點。
回顧我碩士生涯,我到底得到了什麼?唸完碩士,我應該具備什麼能力?先來談談我得到什麼。我前兩年將我大學部沒有學到的課程,做了系統性的回顧。碩士班的課程,我個人認為,教的是做科學的態度。這個態度,包含科學方法的訓練,提出一個可操作的假說,設計實驗以及分析數據,還有文獻搜尋以及論文寫作以及演講能力。那各個學門裡面的內容呢,我覺得那是基本能力,就像我們要念國高中一樣,在大學時期,這些能力就該養成。如果覺得不夠,就多花一些時間在補足基本學術閱讀能力,我就是這樣的人。
所以,碩士生涯裡面,我張貼過我的論文海報(當然是被改的慘慘慘)也在研討會中得獎。口頭報告也報告過兩次。用英文寫我的畢業論文,這是我選擇的,當然也被老師改的慘兮兮,不過沒有海報那次慘。做實驗遇過許多困難,也都一一解決,這是做研究當中成就感最高的一部分。我的論文,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想的。到了現在,看paper的速度還OK,要想一個可行的實驗也不是那麼困難,從我論文衍生的問題,以及我筆記本裡的問題還多的勒。
那麼,碩士即將畢業的我,應該具有什麼樣的能力?老闆曾經跟我說過,你已經可以畢業了,只剩data不夠而已。我的理解是,我已經達到他碩士畢業的標準,但data太少。這話好像是一年多以前講的。到現在依舊沒有畢業。不過,我想我應該具備一些些碩士生應有的抗壓性。實驗做不出來是正常,該如何解決問題才是重點。念paper要念到骨子裡,只看皮毛是永遠不夠的,而且還需要帶有自己的批判性才行。我想,這我也有具備,雖然不到滿分,但基本能力應該有。口頭報告以及論文海報的能力,中英文我都具備,感謝東海大學以及老闆給我的教導。論文寫作的能力也有,只是還不夠純熟。有人問說以後發表的話老師不掛第一作者嗎?這篇論文是我做的,原稿也是我寫的,當然是我掛第一作者。老闆掛的話那就太不公平了。所以,我至少具備我認為的碩士資格。
那麼,未來呢?跳脫出這個學術的小框框是不錯的選擇。我並不覺得走學術這條路不好,也具備條件繼續深造。但是唸了這麼久的書,看老闆每天為開會,寫計畫,家庭四處奔波,老闆做的很好。但,也付出許多努力。走學術這條路,專注是必須的,這也是學術的專業之一。太過focus在自己的議題上,有可能忽略太多更重要的事情。有老師工作到半夜,做實驗改論文也到半夜,早上八點就要起床上課,這大概是大多數助理教授會面臨到的問題。那,工作這麼久,最大的成就感其實不是來自於薪水,而是來自於論文發表或著是單純為解決一個問題而開心。這就是典型的學者(當然也有賺很多錢,那另當別論)。如果我當學者的話,我應該會成為拋家棄子的人吧。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。所以,我想先跳脫出學術的框框,看看外面的世界,做一些馬上對家庭有貢獻的事情(這難道是摩羯座的嚴肅...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luekite 的頭像
    bluekite

    寫字的地方

    bluek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